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中国科学院赵继宗院士工作站

四川省院士工作站

急救电话:0839-3333333

患者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回家准备后事?” 病人家属却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2-04-29  来源:宣传统战科  点击量:238

4月27日,一名十二指肠穿孔出血、多次病危甚至被告知“回家准备后事”的病人,经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78天的努力治疗后,终于逃离死神迎来了第二次生命。

康复出院之际,患者的大女儿金燕强忍着激动的泪水,饱含深情地将两面锦旗分别赠送到胃肠外科和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手中,感谢医院给予了她父亲第二次生命。

2022050910203003.png 

 

突发急病   连续转院抢救生命

“哎哟……”今年110日深夜,59岁的金文贵突发上腹剧痛,疼痛症状如刀割,感觉肚子爆炸了样。当地卫生院B超检查:患者腹内浑浊,无法辨清病情。经紧急治疗后转院至当地县医院。

县医院检查后,诊断患者为十二指肠穿孔,腹腔严重感染。医院立即行胃十二指肠修补术。

术后第三天,患者大出血,随时可能休克,甚至死亡。

113日,家属将患者转至市外一家大型三甲医院治疗后,病人胃管及引流管依然有血液流出。

117日,该院为患者再次手术,行十二指肠降段穿孔造瘘术、肠粘连松解术以及腹腔冲洗引流术,并予以止血、补液、营养支持、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然而好景不长,患者病情平稳至第10天时,危险情况再度发生。

126日,患者病情再次加重,吐血并伴便血,胃管、血浆管、十二指肠造瘘管均流出血液。经胃镜检查发现,患者十二指肠降段再次发生穿孔出血,双肺多发渗出性病变……经止血、输血等治疗后病情日趋稳定。

就在家人满怀期望之时,没想到突然打击再次袭来。

129日,患者氧饱和度严重下降,并出现严重呼吸衰竭,转入ICU时肺部已全部变白。

27日,患者又一次大出血,已经做了2次开放手术后,肠粘连十分严重,介入手术也无法实施,止血治疗收效甚微。

患者危在旦夕,死亡随时发生。

“病人情况极不乐观,要么转到上级医院试试,要么回家准备后事……”虽然经过连续3天的抢救治疗,病人依然在死亡的边缘徘徊。28日,医患双方沉重地就这一极不愿面对的现状进行了沟通。

生死决策 “我想转到广元072医院”

“我们不甘心父亲就这样离开人世……”纵然有万般无奈和不舍,但眼下继续在这里治疗显然已不现实,出院唯一的选择。

然而,出院后父亲何去何从

怀着绝望的心情,家属来到嘴里插着胃管、戴着氧气罩的病人身边,想听听病人是否愿意转往华西医院治疗。

听说要转到成都治疗后,病人艰难地摇头表示拒绝。然后示意要来纸和笔,艰难地在纸上写下到广元072医院……”

“张主任,我老家一个邻居因十二指肠瘘、出血,在市外一家三甲医院抢救治疗无效,目前医院已建议患者家属转院或回家准备后事……”

29日上午,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张凯突然接到一位熟人打来电话,得知了这位患者的大概情况。

得知患者病情后,张凯内心也十分忐忑。

张凯清楚地知晓,十二指肠瘘死亡率高达25%以上。而患者目前所在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技术力量都比较雄厚,这样的医院都无法挽救患者的生命,其病情的复杂程度和治疗难度可想而知。

“转过来吧!”面对患者及家属强烈的愿望和高度的信任,张凯深知即使救治成功的几率十分渺茫,但也必须全力以赴。随即,他向这位熟人给出了十分坚定地答复。

联合施救  两次“死里逃生”

29日下午150分,患者被送进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当时体温37.8℃,明显呼吸困难,嘴、鼻以及腹腔的氧气罩和各种引流管,仿佛在默默诉说着患者的痛不欲生。

急诊科立即给予吸氧,开通绿色通道,并通知胃肠外科和重症医学科紧急会诊。经入院诊断,患者意识障碍,十二指肠瘘、出血,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弥漫性腹膜炎,高血压三级,贫血,双侧胸腔积液……病情复杂,生命危险随时可能发生,每一步治疗如履薄冰。

30分钟后,患者被送进重症医学科。此时,患者缺氧明显加重,科室果断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重症超声评估心肺功能、控制血压、输血、止血、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抗感染等综合处置。

经过ICU医务人员的紧急处理后,第二天,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生命危险暂时解除,但后续如何治疗又成了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

 

领导班子看望关心

市第一人民医院领导班子成员高度重视,为此立即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研究治疗方案。

专家结合患者病史、体征和辅助检查会诊后,考虑到患者十二指肠瘘、出血,腹腔感染,弥漫性腹膜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脓毒症,失血性贫血,低蛋白血症,双侧胸腔积液,韦尼克脑病、脓毒性休克、意识障碍、氧合功能障碍等多种严重复杂症状与全身感染加重有关,并提出针对性治疗方案。

专家建议:为患者人工开放气道,气管插管,呼吸支持,改善氧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行NGS检查明确感染细菌学检查;十二指肠肠瘘加强引流,减少胆汁、胃液、胰液等消化液,置留胃管引流胃液;生长抑素减少胰腺分泌等治疗;择期行胆囊造瘘引流胆汁……

 

医护人员为患者接通家人的视频

“你们放心,ICU的医生和护士都很好,一直守在我身边。”患者通过视频告诉自己的女儿,ICU医护人员都很好,日夜守护,关怀无微不至。

连续4天的治疗护理后,患者达到转出ICU标准,于215日转入胃肠外科继续治疗。

 

张凯副主任为患者查体

随着一步步治疗方案的推进,患者病情逐渐得到稳定。

随即,胃肠外科立即为患者实施局麻下空肠造瘘手术,尽早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伴随患者营养的增加,身体抵抗能力也得到提升,患者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得到控制,并有了明显改善。

就在大家认为希望的曙光即将到来时,老天又开起了玩笑。38日,患者病情再度恶化,感染指标再次升高,并伴有呼吸衰竭,肾功能恶化、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再次住进了ICU。医疗团队立即给予无创呼吸机等治疗,并进行系列检查、检测。

 

ICU医护人员查房

 

董建军副主任鼓励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面对一次次艰难的生死割据战,医护人员始终坚定地和患者站在一起,与死神殊死搏斗、抗争到底

挺过100多个日夜  病人终于露出笑容

历经38天的艰苦较量,318日,患者病情终于稳定,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患者笑着握着张凯副主任的手连声道谢

“看到父亲笑了,我们感觉天终于亮了。”当患者送出ICU病房露出笑容那一刻,压抑了100多天的患者家属情绪一下爆发,一个个忍不住喜极而泣。

“我们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患者的女儿更是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她含着激动泪水说,当时如果072医院不接收父亲,那我们真的只能放弃治疗。

经过1个多月后续治疗,患者不仅体重增加了10多斤,还能够下地行走,甚至到院区内活动。

100多天的艰难日子里,我们一家人经历了不知多少次绝望。”金燕说,她父亲的第二次生命,是市第一人民医院拼尽全力争取来的。几次病危期间,医院领导不仅亲自指治疗,还先后4次到病房看望他们。在这里,他们一家人都感受到了全院上下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人民医院为人民”的真正内涵。

 


上一篇 下一篇

医院地址: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苴国路490号   

急救电话: 0839-3333333  0839-3302410

咨询电话: 0839-3300000  0839-3303712(正常上班时间:8:00-16:30) 13881210072(夜间、节假日以及疫情防控健康咨询)

投诉电话: 0839-3314229(正常上班时间:8:00-17:30)  13881210072(夜间及节假日)

市卫健委纪检组举报电话:0839-3223557

版权©2025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

蜀ICP备13011732号-4    川公网安备51080002000042号

网站访问量: 16413409 次


官方微信